10月12日,《南方日報》頭版頭條刊發《再造百億園區 支撐千億夢想——德賽集團加快國內外布局,兩大新項目預計年產值超200億元》報道。緊接著,南方日報全省版刊發,廣東省政府官網顯著位置轉載,“學習強國”發布,并引發今日頭條、一點資訊、騰訊、網易等各大平臺聚焦報道,展現了德賽集團“百億工程”的宏偉布局和加速發展,樹立了新時期新擔當的大企風范。
報道全文刊載如下:
嶄新高大的現代化工業大樓、寬敞明亮的智能化生產車間……在惠州惠南科技園,廣東省重點項目——總投資24億元的德賽西威智能網聯惠南工業園已分批啟用,這里已有員工超過1000人。就在附近,另一個省重點項目、總投資30億元的德賽電池物聯網電源高端智造項目正加快建設,一期計劃年底前分批投用。
這是“雙區”建設機遇和“雙循環”新發展格局下,惠州知名企業、擁有2家上市公司的德賽集團,加快智造升級、搶灘新經濟和新基建的重大布局。這兩個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可超200億元,將崛起又一百億園區,支撐德賽集團加快邁向千億營收,并助力惠州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
作為一家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大型電子信息企業集團,德賽集團在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迎來發展加速度,上半年旗下上市公司德賽西威、德賽電池共實現營收約118億元。“我們將加快實施‘百億工程’,并積極推進國際化布局,堅持面向未來構建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,努力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一流企業。”德賽集團董事長、總裁姜捷說。
德賽西威新園區啟用
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再出發
在德賽西威智能網聯惠南工業園的新車間,自動搬運車根據指令來回穿梭派送物料,各種智能化設備輪番上陣,一個綠色環保的數字化工廠正在形成。
這里通過運用新一代互聯網技術、大數據采集與存儲技術、智能設備與過程自動化技術等八大關鍵技術,打造具有德賽西威特色的制造系統。數字化工廠全面啟用后,可以減人增效,生產效率提高20%以上。
德賽西威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大鵬告訴記者,德賽西威智能網聯惠南工業園一期于2018年底動工,今年4月首批投入使用,建筑面積20.32萬平方米,比現有仲愷園區大,隨著二期項目的建設,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。
他表示,惠南新園區是集創新研發和數字化工廠為一體的智能網聯產業園區,將更好地承接在智能座艙、智能駕駛和網聯服務三大領域的業務布局。目前,部分研發人員已搬入,工廠和實驗室也已順利投用。
今年以來,德賽集團旗下德賽西威在新項目、新基地、新業務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。
1月,德賽西威牽頭組建的廣東省高端汽車電子制造創新中心正式掛牌,廣東省威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啟動運營;4月,德賽西威智能網聯惠南工業園正式投入使用;5月,德賽西威與富奧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簽約成立新合資公司;6月,德賽西威首次進入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,成為中國8家上榜企業之一,并登上福布斯2021年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;9月,德賽西威與一汽集團合資組建的富賽汽車電子工業園生產線啟動……
得益于智能駕駛產品、智能座艙新產品快速增長,今年上半年,德賽西威實現營業收入40.83億元,同比增長57.25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.7億元,同比增長61.01%。
“基于惠南新園區的投入使用,德賽西威致力于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汽車電子領軍企業。”高大鵬對公司發展前景充滿信心。高大鵬介紹,今年是德賽西威成立35周年,公司一直扎根惠州。“惠州是一片發展的熱土,無論基礎設施等硬件,還是大灣區的區位優勢、當地政府高效的服務能力,都為我們企業快速、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助力。所以我們也有信心把惠南園區發展成為德賽西威新的全球總部,讓我們的業務更好地服務全球的客戶。”
德賽電池新項目即將投產
“重倉”布局惠州 搶占新基建風口
在德賽西威智能網聯惠南工業園的旁邊,德賽電池物聯網電源高端智造項目正緊鑼密鼓施工,一期廠房主體已經完成,正在加快收尾。
德賽集團副總裁、德賽電池股份公司董事長劉其介紹,德賽電池物聯網電源高端智造項目占地34.8萬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約80萬平方米,計劃總投資30億元,主要包括高端智能制造廠房、實驗中心、研發中心、宿舍及相關配套建設。其中,一期項目于2020年7月動工,經過一年多施工,到今年底前將分批投入使用。“各級政府部門在項目報建、建設、協調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,讓我們的項目進展順利,助推早日建成投產。”
多年來,德賽電池深耕智能手機、電動工具以及穿戴設備等電池領域,服務于全球消費電子廠商,包括華為、三星、小米、OPPO、vivo、亞馬遜、大疆等知名企業。
以惠州作為公司總部,德賽電池在仲愷建成16萬平方米的工業園、惠南在建近80萬平方米的工業園,在湖南長沙建立了長沙生產基地,并啟動越南生產基地建設。通過分區域、國內外同時布局,更好地服務客戶。“但我們的根一直在惠州。惠州良好的投資環境、社會環境,讓我們看好這里的發展前景,也有信心在這里加大投資。”劉其說。
數據顯示,上半年,德賽電池實現營業收入76.84億元,同比增長1.46%。實現利潤總額3.33億元,同比增長11.60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.69億元,同比增長54.76%。
“建設新基地,正是為了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。”劉其介紹,德賽電池惠南新基地將主要生產消費類、儲能、動力及醫療等高端電池及相關電子產品制造與組裝,并布局與現有業務相關的上下游產業業務,打造成為高端智能制造工業園。同時,按照工業4.0的要求,將不斷提升產品的品質和生產效率。
物聯網電源屬于新基建相關領域,是行業發展新風口。劉其表示,物聯網及各行業使用的電源鋰離子電池產品及相關電子產品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社會需求,惠南新基地投產后將提升德賽電池及德賽集團的整體競爭力。
在德賽集團的戰略規劃中,智能汽車電子、新能源電池是著力打造的兩大核心產業。德賽西威智能網聯惠南工業園、德賽電池物聯網電源高端智造項目,正是德賽集團聚焦主航道的兩個重大布局。這兩個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超200億元。
國內國際“雙布局”
德賽集團上半年業績創近三年最佳
步入“十四五”,邁向高質量發展新賽道,德賽這家成立于1983年、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老牌名企煥發新活力。
作為惠州電子信息產業的“黃埔軍校”,德賽的前身為惠陽地區工業發展總公司,在近40年的發展歷程中與時代同步、勇立行業潮頭,已成為擁有德賽電池和德賽西威2家A股上市公司、年銷售收入超300億元的大型電子信息企業集團,合作伙伴和客戶中有30多家是世界500強企業。
特別是德賽的智能汽車電子、新能源電池業務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有一定影響力。德賽集團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廣東省重點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、廣東省工業設計中心,以及新加坡、日本、北京、深圳、南京、成都等地的研發分支機構,建立起了先進高效的科技創新體系,曾獲中國專利金獎,也是國內汽車電子行業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。
今年以來,德賽集團各重點產業布局頻頻傳來新進展,在車路協同、自動駕駛全棧感知、儲能、物聯網等領域落子、投資。德賽西威智能網聯惠南工業園和德賽藍微電子的萬級潔凈度SIP(系統級封裝)車間投入使用,更是代表德賽研發制造的最新水平,符合智能制造發展趨勢。
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德賽集團營收創下近三年的最好表現,在2020年同期已實現較同行業較高增幅的背景下,再次實現經營業績較大增長。
“發展是企業的永恒主題,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。”姜捷表示,未來3—5年是抓住行業變革、取得突破發展的關鍵時期,德賽將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要素,加快“百億工程”實施節奏,2021—2023年三年投資不少于100億元。特別是處于國內行業領先地位的兩個核心產業,將更加積極進取,在戰略機會面前,敢于戰略投入,同時積極推進國際化布局,加快全球資源配置步伐。
如今,德賽集團正穩健推進國際化經營,在全球多地建立了技術研發和市場服務機構,并在越南設立了制造加工基地,核心產業的國際化管理體系、品質保證能力、技術創新能力持續增強,在行業前沿技術及客戶服務方面的全球資源整合能力持續提升。
(原載《南方日報》 記者 周歡)